第119章方舟软件

 张启明
    张启明记忆中,这家公司自创业之始,直至成功实现盈利,仅仅只用了两年时间。

    也就是说,明年他们将推出旗下首款,趋于成熟完善的路由器产品。

    自此之后,这家公司将迈入一个突飞猛进、跨越式大发展的崭新时代。

    路由器的横空出世,意味着互联网时代的盛大降临!

    互联网泡沫破灭前期阶段,思科公司的市值会一路狂飙突进,最高时会达到 5000 多亿美元的市值。

    张启明选择对思科公司予投资,除了其丰厚的回报以外。

    更为重要的一点在于,他还想获得思科公司的路由器,和其他产品的代工业务。

    思科公司在创业初期这会儿,由于自身资金有限,一开始只有研发实验室,根本没有生产工厂。

    生产能力受到极大限制,可偏偏市场对于其产品的需求量巨大,迫不得已之下踏上了“并购之王”之路。

    张启明在前世的时候偶然间,看到过一则有关思科公司的详细报道。

    思科公司为了满足市场需求,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,完成了多达一百五十余次的并购行动。

    平均算下来,每年至少会并购七家公司。

    正因如此,思科公司当之无愧地被誉为“并购之王”。

    如此频繁、且大规模的并购,并非毫无代价可言。

    随着一次次的收购与合并,思科公司原本集中的股权逐渐被分散、稀释。

    张启明明知道未来思科公司的市值,自然不希望让这种情况发生在自己身上。

    股份再怎么稀释,他希望在互联网泡沫尚未破裂之前,无论如何都手中起码能保留5%至 10%的股份。

    如今的启明科技,正在积极开展相关领域的研发工作。

    张启明的记忆,从沉睡中苏醒过来时太晚了,许多至关重要的专利,早已被思科公司抢先一步注册成功,这无疑给张启明的研发进程设置了重重障碍。

    为了避开这些已有的专利限制,启明科技研发的路由器,只能多走一些弯路。

    张启明很快就想到了一条权宜之计。

    就是通过承接思科公司路由器的代工业务,让自己的团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。

    提升技术水平,为未来自家产品的推出提前做好生产工艺储备。

    除此之外,张启明心中还有更深层次的盘算。

    他希望借助这种代工合作的机会,潜移默化地引导思科公司,形成一种依赖外部代工生产的模式。

    一旦思科公司习惯于将产品研发与生产环节分离。

    那么日后即便双方关系恶化,思科公司决定终止与他的代工合作,甚至彻底翻了脸,张启明也不会感到惧怕。

    因为那时,他自主研发的产品想必已经足够成熟强大,足以在市场上独树一帜,与思科公司展开正面竞争。

    没有生产技术的思科,短时间内肯定会被产能拖慢脚步,给启明路由器崛起机会。

    …………

    张启明微微眯起眼睛,再次开口问道:“那么另外那一家公司,是否就是我之前所要求成立的方舟软件公司呢?”

    抱歉,章节内容加载错误,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。

    Sorry,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.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.

    抱歉,章節內容載入錯誤,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。